华荟时讯|荧光分光光度计:原理、应用与前沿技术全面解析

2025-05-16

荧光分光光度计(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er)是一种用于测量物质荧光特性的精密分析仪器,广泛应用于化学、生物、医药、环境科学等领域。它通过检测物质受激发后发射的荧光信号,提供物质的定性、定量及结构信息,具有高灵敏度、高选择性等特点。

一、基本结构

荧光分光光度计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:

光源

常用氙灯或激光器,提供高强度紫外-可见光(波长范围通常为200-900 nm)。

激发单色器

选择特定波长的激发光照射样品。

样品室

放置样品(液体、固体或气体),通常配备温控装置。

发射单色器

分离样品发射的荧光,滤除杂散光和散射光。

检测器

常用光电倍增管(PMT)或电荷耦合器件(CCD),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。

数据处理系统

记录并分析荧光光谱数据。

二、工作原理

激发过程

光源发出的光经激发单色器选择特定波长(激发波长,λ<sub>ex</sub>),照射样品后,分子吸收能量跃迁至激发态。

发射过程

激发态分子返回基态时释放能量,发射荧光(发射波长,λ<sub>em</sub>),通常比激发波长长(斯托克斯位移)。

信号检测

发射单色器选择特定发射波长,检测器测量荧光强度,生成荧光光谱(激发光谱或发射光谱)。


三、主要特点

高灵敏度

可检测低至纳克(ng)甚至皮克(pg)级的物质。

高选择性

通过选择特定激发/发射波长,避免背景干扰。

定量分析

荧光强度与浓度成线性关系(低浓度时)。

多维分析

支持三维荧光光谱(激发-发射矩阵)、时间分辨荧光等模式


四、应用领域

生物化学

检测蛋白质、核酸(如DNA/RNA)、酶活性等。

药物分析

药物代谢研究、药效成分定量。

环境监测

污染物(如多环芳烃、重金属离子)检测。

材料科学

量子点、荧光材料的光学性质表征。

食品工业

添加剂、毒素(如黄曲霉毒素)分析。


五、使用注意事项

样品制备

需避免杂质荧光干扰,溶液需澄清(浑浊样品会散射光)。

光漂白效应

长时间光照可能导致荧光物质分解,需控制测试时间。

仪器校准

定期用标准物质(如硫酸奎宁)校准波长和强度。

光源维护

氙灯寿命有限(约1000-2000小时),需及时更换。

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